
本是没打算买这一代iphone的。
这句话在上一代6s发布时也曾说过。
上上代的6发布时也曾说过。
作为一个从1代iphone开始用起的果机用户,就像是看着那个邻家的女孩,一点点的从个稚嫩的娃娃,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姑娘。
4和4s时代的iphone,就像是正在上初中的她一样,精致的蜕变,带着一丝稚嫩和执拗。
最近令人难忘的但还属5和5s吧。香槟金的5s就像是那个高2时年级里人人传说的班花,流言蜚语不断,却挡不住她的精致和剔透,以及在掌心中盈盈一握的感觉,有点脆弱,又有点安心。
进入6和6s的iphone,有点像是进入大学中的她,交际百方,左右逢源。但是5s时代的那种感觉就找不回来了。更加成熟的气质,带来的却是一种怅然若失的错觉,再也没有了5s时心中的怦然一动。
所以,本是没打算买这一代的iPhone的。
然而还是忍不住心中的骚动。
所以在选择7的颜色时,毫不犹豫选择了最新的Jetblack。
我知道,jetblack的涂层娇嫩,容易留下划痕,容易掉漆,不能磕碰不能摔,甚至在充电发热时摸着就像是5c的塑料壳。不过我不介意,第一看看上的时候感觉对了,就是她。
这个纯黑的包装盒,已经不知道多少代没有见过了。
非常的喜欢这身新装,虽然只是简单的白转黑,但是带来的心里暗示却非常浓烈。
记不得是从哪一代开始,iphone的续航不再是优势。而且在更换了电芯供应商之后,iphone的电芯非常的脆弱,基本上一年就能损耗到离不开充电器。7的电池虽然增长了容量,但杯水车薪。
反正都是要带套的,就带个有电池的吧。
美丽和实用,在新的iphone身上已经越来越难以两全了。
apple的smart case和硅胶套的手感是一致的。又因为原厂设计的缘故,拥有一些第三方难以具有的优势:连上iphone时候可以在通知中心中同时检测电池剩余容量;电路并联而非串联,可以让系统优先消耗外置电池,减少内置电池的循环次数;充电转换效率也高于一般移动电源。
标准版本是黑白两色,最近更有Red版推出。红黑的配色,一定非常热情奔放。
打开盒子,纯白的内衬与说明书打了我一个猝不及防。由暗到明的强烈对比,似乎有一种拨开云雾忽见天明的感觉。猛烈,强烈,热烈。
已经对开箱麻木的自己都被强烈的震撼到了:原来仅是黑白两色,也能玩弄的如此精彩绝伦。
耳机和充电器的放置,耳机的包装,都和之前有着不同。充电器的塑料膜从亮光变成了磨砂,依然是一种猝不及防的新鲜触感。
虽然还是那个充电器,还是那个造型,可一张塑料纸的变化,就打破了已经熟悉成习惯的模式,把新的信息从指尖传输到大脑:原来人的感官就是这样的简单和容易玩弄啊。
耳机的包装舍弃了earpods发布以来一直沿用的塑料耳机壳,换成了一种几乎一次性的纸包装。耳机的本体像是镶嵌在纸盒之上,仿佛没有线材的存在一般。
这也是摒弃了3.5mm后的第一只lightning earpods。
不过反正不缺耳机用,就让它继续保持这个漂亮的姿势吧。
耳机包装的背面则是苹果转接线销售线上的最新成员。不管大家喜不喜欢,它就这样存在了。
线材内置了一枚Cirrus Logic芯片,日本零售价售价900日元,真的是小弟我见过最便宜的最轻巧的D/A了。
推力虽然相比5s和5有所下降,但和6s的耳机口差别微乎其微。直推小弟手中的w4和xba300,并未发现比以前的内置3.5mm口有何劣化。还是那个白开水的味儿,还是那个四平八稳的范儿。
要追求更好的随身体验,自然是chord mojo或者hugo等捆绑随身dac,但是这有何内置3.5mm有何关联呢。
所以又何苦纠结于是不是有3.5mm的原生接口呢。
因为怕进灰进水,还得多买个塞子把它堵起来不是~
充电数据线也改变了缠绕方式,不再是强行捆绑成方形,展开后看到一节一节的弯折。新的捆绑方式与苹果单独出售的lightning线材是同样的圆形捆绑,更好看了。
之所以聊那么久的包装,也是如今因为体验到手机的机会越来越多。遍布各地的apple store和经销商,以及展出新机提供体验的运营商,手机本体的质感,触感,速度,或者是屏幕的变化,home按键的变换,外放效果的变化,等等,都能够有自己的第一手体会。所以手机中最不着笔墨的部分就是这些最传统的部分。
相反,包装并不一定是人人都会接触到的,特别是Jetblack的黑色包装,最终选择其他色系的朋友可能就不会有机会接触到,于是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
不过,聊了那么久的包装,还是再让我们来说两句手机吧。
为了保护娇嫩的电池和Jetblack涂层,第一时间就把他们塞进了smat case中,偶尔夜深人静或者闲来无聊,我会把它取出来把玩把玩。我一直都很喜欢这种陶瓷一般质感的设计,在最先国内的一些厂家推出类似的全黑陶瓷版时,我曾眼巴巴的每日刷官网希望能够买一只。然而随着无尽的跳票和耍猴,就成了一周一看,一月一查,半年多后就彻底的放弃了。苹果虽然并不是自己最想要的陶瓷亮光机身,但是Jetblack的亮面和质感也能够达到类似的效果。
这么纠结于全黑亮面质感,可能还是4s给自己留下的深深的回忆吧。
系统上,ios10现在已经更新到了10.1.1,日行独占的Suica卡功能终于正式投入实用了。
其实这不是一个什么新鲜的玩意儿,特别是日本的安卓用户,很早就受此技术恩惠,享受上了快捷的电子支付生活。而iphone这个舶来品上,suica可谓姗姗来迟。
我并不太清楚现在apple自有支付业务占据的市场有多大。大陆有微信和支付宝的扫码快捷支付,apple pay的NFC支付需要更多的硬件成本支撑,怕是推行成果非常有限。而日本市场早有自己完善的快捷电子支付卡和遍布全国的统一硬件规格,从0开始推行的apple pay估计更是缺乏支持。于是这一代搭载上了和日本的安卓手机类似功能的Felica芯片,完整支持suica卡的全部功能,也是生意的智慧吧。
实际使用起来,就跟实体suica一样,靠近读卡器,直接读取,不需要输入密码,不需要输入指纹,要的就是快捷。
有人问要是手机被偷了怎么办,日本这样路不拾遗的地方,估计被偷还真是个有难度的事儿。
经过这些日子的使用体验,iPhone7的suica效果是非常的好,和实体卡的读取一样快捷迅速。加上有智能手机系统的加持,更在管理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不必每次充值和查余额都去车站的窗口排队塞现金,在手机中绑定了银行卡后就能够直接通过手机充值;每次接触读卡器,都有会有系统及时提示,是消费了多少,是进入了车站,是在车站转乘了,还是出站扣款。消费的明明白白。
对于自己来说,iphone7最重大的功能性提升就在此处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可能是摄像头。新的镜头组件,新的cmos,增加了防抖。iphone的摄像头总是小小的提升,没什么噱头,但换来的效果都很扎实。
【图1 夜晚的街景 iphone7 后期snapseed】
【图2 晚餐的海螺 iphone7 后期instagram】
小弟水平有限,不能把iphone7新摄像头的性能都发挥出来,上两张比较典型的日常应用小图,仅作说明。
图1的夜间街景,是旅行者常有的题材之一。在手机成像越来越好的今天,大家为了减轻出行的负担,携带大型的专业的器材是越来越少。选择轻巧又能随手抄起的器材,拍摄到想要的场景后或是裁剪滤镜,或者在手机上用snapseed等软件微调出片,成了很多用户的选择。手机快捷的修正能力和简单易懂的操作,让很多普通用户也抛弃了卡片数码相机,投入到手机摄影的浪潮中。iphone7新的摄像头和cmos能够有更加干净的成像效果,防抖机构也提升了手持拍摄的信心,大大的增加了后期的空间:新的镜头组在焦内的成像更加扎实锐利,用snapseed后期时能够明显感受到,图面右下侧的白色nissan出租车的漆面质感和车体冰冷的硬度。新cmos在曝光时为了兼顾亮部和暗部的可能性也比旧机种有明显的提升,不比开启hdr后期合成,也可以换来自然又有一定宽容度的照片。
图2的晚餐拍摄,是常见的instagram轻量级玩家的用法。靠近主体,制造一个小物的特写。新的iphone在对焦距离上已经背景的虚化上有令人满意的表现,足以满足日常的小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算法似乎在暗光和人造光源下有偏青的倾向,值得在今后的使用中注意。
回望整个iphone的历史,从1代的呱呱坠地,到3GS的蹒跚学步,到4和4s的少女初长成,到5和5s的青春靓丽,到6和6s的成熟圆滑,7就像是经历了成长的痛楚,磨平了棱角一般。
但是当她穿上这一袭黑衣,又散发着一种漠然的孤傲和不甘的气息,远远的站在灯火阑珊之处,执拗的在热闹的人潮中,昭示着自己内心渴望与众不同。
完
写于2016年12月4日下午
修改于翌日凌晨
大庭叶藏
分区版主
我也在用这个哈哈
纸袋爷没用plus?
没办法揣兜里啊太大了
Tiamo
IP7性能没得说,如果续航再好点就无憾了~~
续航再好点,官方坑爹版电池壳怎么卖233333
董家坤
作为屌丝,看了一圈,发现只能买得起这个,期待更多的好文,开开眼
感谢支持。iphone生态系统习惯了之后就不高兴再挪了。然后会发现变成与世隔绝的外星人了。
void
分区版主
看完了结论是这就是最好的随身相机
还是手机好用啊
apple
信仰哇
感觉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买iphone了。。。
aN
海螺好大!
宴会的主办人说是从九州直接包机空运来的,超级新鲜,口感的确很嫩。
糯米团子
拜读美文~图片好赞
谢谢支持>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