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思绪飞回各家争鸣的转盘时代,不由得感慨,当年的技术是多么的巧夺天工,当年的设计是多么奇思妙想。
然而随着电子格式和流媒体的发展,代价高昂又不容易普及的顶级转盘技术就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的凋零。
当年工程师们呕心沥血,为了CD读取的极致平稳开发出了种种技术。然而如今,先锋倒置转盘、sony固定光头和飞利浦转盘只能在中古商贩处才可偶尔一见,满身的伤痕,钝化的端子,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天龙的三层悬浮避震系统惊世骇俗但昙花一现,如今的天龙已经灵魂不再。
cec的皮带传动坚持了下来,尽管产品线非常单薄,但是依然会生产TL0 3.0这样具有象征性意义的顶级转盘。
以极致稳定为诉求的转盘系统中,可能只有teac的VRDS系统不断继承和发展,在hifi&hiend中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
VRDS系统,全称Vibration-Free Rigid Disc-Clamping System。
整个系统的设计中心思想就围绕一个字,稳。而设计美学则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暴力而又精致。
整个碟片读取机构就像是一座龙门,悬吊起一整块高重量高密度的转盘,在读取时压住CD,力图达到最完美的稳定度。尤其是在从CD转换成SACD技术的阶段,碟片读取时的旋转速度比以往更快,为此VRDS系统又应用了更加高密度的材料,暴力提升了整个读取机构的稳定性。
(图片来自官网)
作为如今技术含量最高,最复杂,最暴力,最令人难忘的转盘技术,TEAC原厂厂机从teac和esoteric双品牌战略,变成如今的esoteric独占的高端向,也是在整个市场萎缩下不得已之举。但是teac VRDS系统并非原厂厂机独占的策略,令所有喜好转盘、喜好CD、喜好音乐文化的玩家有了更多的选择,Wadia、Mcintosh、dCS等等知名音响厂家,都有购买VRDS系统来研发自己的转盘,不得不在此感谢teac为转盘技术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对音乐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
小弟其实是没有经历过CD机时代的,在CD机最鼎盛的时代,小弟一直都是卡带机;然后昙花一现的MD时代也是在不经意之间就错过了。虽然很早的就通过硬盘机的ipod和闪存的国产机进入了mp3时代,并紧随时代的脚步走上了手机音乐、foobar无损、流媒体等等数码音乐的折腾之路,但是似乎总觉的缺了点什么。
大学时代第一次接触到hifi转盘就是一台teac的厂机。在听过那次teac的转盘后,从此就一直念念不忘,希望能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机器。
我喜欢那种从一堆碟片里面选一张出来,塞到机器里面,然后按着按钮选歌听曲的感觉。不用对着巨大的发光屏幕,从01的汪洋中检索文件,从一种害怕错过什么的紧张感中解脱出来。
来到日本后,虽然是租房,但也算是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小几十平米生活。日本氛围良好秩序井然的中古音响店更是给了自己触摸各类转盘的机会。在经过数次考察后贫困的小弟实在承受不起全新机器的贬值,遂决定先买一台中古机器满足温饱。
在小弟的系统构成中,CD机所承担的任务非常简单,就是读取CD,把数字信号传送到解码器。所以非常看重VRDS系统的稳定读取能力。虽然同时期考察了在模拟部分更有特点的金嗓子和天龙马兰士的机器,最终还是投入了VRDS的怀抱。
系统构成:
转盘esoteric x30,
解码benchmark dac1,
耳放luxman p1u,
耳机HD600&W1000x&TH900,
线材luxman JPC10000+luxman JPA15000
SACD的资源并不能算上非常丰富,所以没有买更高价的SACD,而是相对远古和便宜的CD机。
esoteric x30是一台十年前停产的老型号,而且并非esoteric独占机型,在teac产品线中有一台几乎一模一样的双生机。有兴趣了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2000到2005年之间teac的产品线,会发现当时的teac和esoteric有很多双生机,teac型号为香槟金色,而esoteric是银色。
X30整机采用了大量的高厚度铝合金与钢材,以esoteric基调的银色为主要色调。VRDS转盘机构沿袭P70的设计,采用20mm的铝合金材质与5mm的钢材切割制造。RDOT(Refined Digital Output Technology)则是在VRDS转盘为核心的基础上,为实现更好的音乐性而应用的整体机身制造技术(或者说理念),包括了超高刚性的整体机身,三点稳定的避震设计,还有虽然我基本上用不上,但也堪称用料奢华的D/A部分。
堆料再堆料,是日本机常见的首发,这台x30更是肆意挥洒金属材料,最终整机达到了令人发狂的24kg,光是从车里搬到家中那几十米就把我累的气喘吁吁。
心中其实还是有点点香槟金的色彩情节的,金色的暖调可以有更温和的视觉效果,从而产生放松的心理暗示。但是银色的x30和同样银色的p1u搭配的犹如天作之合,现在在想当初如果选择了香槟金色的机身,可能就看不到这种冷艳的组合了。
漂亮的设计能够令人心情愉快,每天回家哪怕只是看着他们发发呆,掸掸灰,也是会变得开心一些。
X30自带遥控器,但用的机会并不多。我还是喜欢半躺在碟机边上,点一盏小灯,直接在机身上操作。X30宽大的按键手感干脆,键程长,让出仓进仓和播放暂停的操作也成为一种享受。新的esoteric机器都换成了圆形的小颗粒按钮,这一点非常遗憾。
机身上的LED指示灯虽然是蓝色,但是非常柔和,毫不刺眼。相比之下,P1u和x30类似,DAC1的信号指示灯却是令人有些抓狂的刺眼。这种看似微不足道,却非常影响感受的细节之处,还是日本机器做的更好。
X30的出仓进仓动作相对是比较迅猛的,开仓出仓的时候,包括整个VRDS系统的动作都比较狂暴,充满了刚硬的机械感。可能这一点很多朋友会比较在意。尽管出仓进仓的动静非常大,但在读取碟片的时候是非常安静非常平滑的,跟进仓出仓时的残暴简直判若两机。
可能esoteric的技术开发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SACD的VRDS系统(VRDS-NEO[VMK-3.5-20S])在开仓出仓的动作上就非常安静和优雅。
这台x30的黑色托盘非常干净,毫无刮伤,对于一台中古机器来说真的是难能可贵,感谢前代机主的悉心使用和照料,给小弟留下这样的瑰宝。
X30的机身设计类似于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粗大的铝合金主梁把机身分成三个区域,中间是VRDS转盘机构,西侧是D/A电路,东侧是电源部。所以只要拆开中间的改版,就能看到VRDS机构的本体。饥渴难耐的小弟当晚就扒开了X30的中部盖板,好好的欣赏了一下。
中间银色的小铝块固定的就是马达机构,横跨东西的整块铝合金就是悬吊龙门,银色铝合金下方悬吊的圆盘状物体就是保证CD平稳旋转和读取的压片。整个机构不如SACD时代的VRDS系统那样精巧,但是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
其实应该说,是先有了这样大巧无功VRDS,才诞生出了后来奇巧淫技的SACD VRDS。
最后,似乎按照常理,应该给大家来点听感才对?不过单纯的说CD机器的听感似乎有点太飘渺,要是说和电脑的对比,那就是CD转盘vs电脑转盘的巨坑,小弟有自知之明,这样的坑绝对不会自掘自坟的。
但仅仅是谈一谈x30自带的D/A和DAC1的解码器对比,还是可以的。X30后部的XLR直接输出到P1u耳放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有点刚硬和粗犷的风格取向,和DAC1那种高密度的白水般的声音有很大的区别。又因为P1u是纯A类设计,小弟也怀疑是否是CD机本身的震动通过线材传导到了耳放上,造成了声底那种莫名的不稳定,透明度并不如dac1好。总体气势上还是很足的,也许接音箱更加合适吧。
------------------------------------------------
完
写于2016年年底某个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午后
nidemm
做工赏心悦目
Abagun
eso好机器,喜欢楼主的帖子风格,信息量很足 平时喜欢看转盘,最心水的还是vrds,新机器的结构美炸了
eso同好啊,握手握手。他们家的sacd对应vrd真的是机械的美学了,太赞了。
ScoFildsh
分区版主
暖木色+简约的银色,这套的美观度也非常赞, 哈哈。
感谢壕版夸奖,壕版的全套金嗓子+802小弟可是口水的紧。
我在户田市,随时欢迎过来玩啊。 ^ ^
我在setagaya。。。靠得很近啊。有空一起出来吃烤牛舌吧~~~
June22
路过,顶!d=====( ̄▽ ̄*)b
iD3
把玩得不错!3版这照片,瞬间中架子的毒。
哈哈哈。。。兄弟过誉了。。。架子也是很普通的电视台,自己稍微做了一点避震上的改造。
一看到这宽体木架,薄薄的,很少见。原来是自己改造的,确实是会玩。
。。。。。。喂,幺幺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