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枚镜头的全称为 HR Digaron-S 23 mm f/5,6,简称为 23HR,是罗敦司得堆料设计制造的反望远结构超广镜头,相对于施耐德的经典对称结构超广而言,罗敦司得的边缘光线出射角度不那么刁钻,可以更好的兼容 CMOS 传感器,减少红移与串扰,并且取得更高的边缘锐度。作为 HR 产品线里焦段最广的一枚头,23HR 有着特殊的地位,几乎每一位技术座机摄影师在搭建镜头群的时候都会想要将这枚镜头收入囊中。
罗敦司得官方给出的结构图,可以说是用料非常的奢侈,据说制造过程中镜片的愈合周期特别长,所以产量非常低:
需要注意的是,23HR 最早期的批次有炫光问题,需要返厂重新做镀膜。对于阿尔帕卡口的 23HR 而言,镜桶上印有 ALPAGON 的批次开始,出厂就已经是改进后的镀膜不再有炫光问题。如今阿尔帕卡口统一采用了金圈,所以最新批次的阿尔帕卡口 23HR 已经不再能看到代表了 70mm 成像圈的粉圈。
阿尔帕卡口的镜头,比同型号的阿卡卡口镜头与金宝卡口镜头定价要高不少,因为阿尔帕自家有一道很严格的品控,素质不达标的镜头都会被送回罗敦司得或者施耐德重新微调校准。罗敦司得数字镜头的序列号旁边还会附上一个二维码:
前镜组的镀膜色彩是德系典型的玫瑰红:
后镜组的镀膜色彩依然是德系典型的玫瑰红:
镜桶上的产地表明其德系血统,这个 MADE IN GERMANY 字样,指向的是器材党朝圣之地:
注意看 Copal 0 快门组件的产地是日本,并且注明镜头是德国制造:
这个银色的插座是与接数码后背同步线使用的端口。三角形的开关控制着镜头的镜间快门叶片,后面的杠杆是保险,防止误操作打开快门叶片。
解除保险就可以拨动开关打开镜间快门,实现 CMOS 后背的实时取景(如果是胶片用户可以实现毛玻璃的实时取景),如果是使用飞思 IQ3 100MP 这样的支持电子快门的数码后背,还能避免损耗 Copal 0 快门组件的耐久度,并且不再需要后背同步线以及快门线。新手需要值得警惕的是,这个红色的小点,是警示用户在打开镜间快门的状态下,不得更改快门速度,否则会损坏 Copal 0 快门组件,尤其是在 1/30s ~ 1/15s 附近来回转动快门速度转盘调节快门速度对弹簧的损伤最为严重。
打开镜间快门叶片后,可以看到光圈叶片,为七片设计:
控制光圈叶片的拨杆可以调节光圈大小,刻度步进为 1/3EV,但是实质上是与视频镜头一样的无极光圈:
阿尔帕的精确对焦环,不仅能够对每个镜头个体单独实现对焦微调功能,而且还能配合测距仪能实现极高精度的对焦,不过在 CMOS 强大的实时取景功能支持下,已经很少有人还使用测距仪了。
从 23HR 专属的精确对焦环刻度来看,对焦范围是 0.171m ~ 无穷远。
Copal 0 快门组件所支持的快门速度为 1/500s ~ 1s,步进为一档,另外还支持 B(ulb) 门与 T(ime) 门。长曝光一般使用 T 门,第一次按下快门就打开快门叶片,第二次按下快门就关闭快门叶片完成曝光。
每次使用 Copal 0 快门拍摄之前,需要先使用快门拨杆给快门上弦,切记上弦后不可更改快门速度,否则可能损坏 Copal 0 快门组件!
原装快门按钮,适合人文抓拍、手持拍摄。长曝光题材不怕快门震动,所以亦可使用原装快门按钮。
按下快门按钮就会释放已上弦的 Copal 0 快门:
对于使用 Copal 0 快门拍摄中速快门题材而言,快门线就成了必备品,可以避免释放快门过程中导致的机震糊片:
使用阿尔帕原厂快门线替换掉原装快门按钮:
使用快门线操作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震动:
23HR 暗角为 -2.5EV,罗敦司得官方提供中心灰镜用于抵消暗角:
官方规格为 2.5EV:
中心灰镜外口径为 95mm,产地德国:
23HR 装上中心灰镜后,从 72mm 口径变为 95mm 口径:
这枚罗敦司得产的原厂中心灰镜,对锐度与炫光都没有影响,素质极高哦,可以日常挂机。
23HR 上机效果图:
下面介绍如何修正镜头的红移与暗角。首先,理想情况下,为了严谨,每次拍摄正片之后,相同光线条件下,应该使用相同的光圈、对焦距离、移轴量,拍摄漫射白板,曝光时间通常是相对于正片增加 2EV 左右:
以下是后期修正红移的标准工作流:以飞思的数码后背为例,在 Capture One 里使用漫射白板文件生成 LCC 文件,这样原片就可以套用 LCC 文件消除红移与暗角了,并且如果带着渐变滤镜拍摄漫射白板的话,还能一同消除渐变滤镜的偏色。哈苏的 Phocus 也有相同的功能叫情景矫正。
以下是 23HR 在 44x33 50MP CMOS 上的移轴测试,可以看到修正后并无残留红移,室外可以沿着传感器短边方向移轴 12mm 可用:
以下是长曝光的漫射白板文件作参考,可以看到高倍 ND 滤镜会导致暗角加重,因此 23HR 佩戴中心灰镜显得尤为必要:
对于窄带人造光线场景而言,技术座机的超广镜头在 CMOS 后背过量移轴,边缘光线的刁钻角度穿透像素阱的光盾,会导致串扰问题,demosaicing failure 会导致迷宫瑕疵问题,最典型的例子是室内白色墙壁,可以看到漫射白板文件的蓝色区域内会出现像迷宫一样的 artifact:
经过压力测试发现,23HR 顺着传感器长边方向移轴并不会出现迷宫瑕疵,但是顺着传感器短边方向移轴过量就会出现迷宫瑕疵:
进一步测试确定 23HR 在室内可用移轴范围是顺着传感器短边方向 6mm 内安全,顺着传感器长边方向无限制:
以下蓝色区域为室内安全范围(即可用成像圈范围):
串扰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纯色天空在重手后期拉清晰度与微反差的情况下,上面出迷宫瑕疵的范围会出现竖线带状条纹:
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使用 Topaz 出品的 DeNoise 插件,debanding 功能就能完美消除竖线带状条纹:
在 Photoshop 里使用蒙版把需要消除竖线带状条纹的区域擦出来,就可以避免丢失画面其余部分的细节:
那么中画幅技术座机镜头相对于 135 画幅而言究竟有什么样的优势呢?以下是 23HR + IQ250 与佳能 17 移轴 + 5DSR 的对比(单次曝光的视角相同)。可以看到阿尔帕的便携度并不输于 135 画幅的单反:
以下是接片后的边缘锐度对比,同为 50MP 的传感器,23HR 相对于 17 移轴有较明显的锐度优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23HR 成像圈边缘由于串扰过于严重,超出以上建议的移轴范围,修正红移后会有一定的饱和度丢失。
以下为 23HR 与佳能 24 移轴同使用 IQ180 后背对比边缘锐度:
技术座机相对于佳能尼康的移轴镜头而言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实现无视差接片。技术座机的移轴方式是固定镜头的主光轴位置不动,平移后背,而佳能尼康的移轴镜头如果不加装特殊脚架环的话,移轴时是固定相机机身不动,平移镜头的光轴。以下对比可以看到佳能尼康的移轴镜头平移光轴的过程中会产生视差,导致接片出现 bug,而技术座机这种平移后背的方式就能避免视差,完美实现无缝接片。
以下为样张,借助索尼 CMOS 传感器可以对着太阳长曝,单次出片,索尼大法好!
更多 23HR 样张:
金乌
毒毒毒!
pws
。。真完善的教学
平井老哥
唯有索尼恒久远,可以支持长久曝光。
iD3
非常详细,从使用角度讲,极有参考价值。
若然1986
那种死黑拉出来会很脏的,不是正确做法,索尼大法依赖过头了,色彩不自然。第一张大法宣传图,用GND才是正确的。
其实已经用过反向渐变滤镜啦,小提示:比太阳高的云彩会比太阳欠曝几档?(想想渐变滤镜的形状~)
只能说,在初看RAW是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选中去修图,是比较极端的。那张曝光程度好像可以再调整获得更好的整体画质?网上好多文章都在宣传大法CMOS的宽容度,分享后期经验,容易让摄影者忽略了最基础最原始的曝光参数把控。
这个需要自己经验去向右曝光啦,太阳附近过曝多少不影响后期拉回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理解,用索尼大法传感器的话,这样的曝光几乎就是最优解,用别家传感器,就只能放弃太阳附近的高光细节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就是并非永远都有这么平整的海平线可以拍,比如伦敦大本钟的日落~
大庭叶藏
分区版主
但是我感觉如果不是非单张的话hr32拼接可能更好一些
32是个好镜头,不过不太适合玩长曝光~
大庭叶藏
分区版主
好
JOY_GoGo
技术相机镜头居然这么复杂了……60k软妹币真心相当实际……
funkdunk
厉害了我大焦爷,虽然看不懂你前面在说些啥。
NightOwl
毒德大学,有数据又有作品,学习了
the_light
分区版主
很厉害!学习了!
apple
介绍的非常详细!图狠毒!
Tiamo
帅气~~~
ScoFildsh
分区版主
太棒了,图解与分析非常直观明了,学习了。
aN
分析对比很硬核,作品和文字都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