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Ai的首贴,就从一款我喜欢的耳机开始吧。
这里不提“听音观”这么严肃这么刻薄这么画地为牢的字眼,喜欢什么东西本来就该简简单单。遇到它是个偶然,但喜欢上它却是必然,可以说我心目中理想耳机应该具备的特点,D5000大多都具备。
散发着暗红色光泽的实木外壳和略微泛着香槟金色的金属件,赋予了它质朴而不失精致的华美外观。虽说漆面不如铁三角引以为傲的越前漆那么明亮透彻,但也丝毫不输档次感。头梁和耳罩属于易耗部分,材料与大部分耳机一样,并不出彩,这里不作重点。
与视觉上给人的厚重感相反,将它佩戴在头上之后会感到十分轻松。这得益于D5000良好的头梁弧度设计。头梁整体相对比较宽松,而且能将耳机的重量均匀分配给佩戴者的头部。对比手头的K701,夹头的感觉明显小很多。就算戴着眼镜长时间佩戴,耳朵也不会有疼痛感。不过副作用是——拿起它的时候你也许会觉得它有些松垮。
金属件部分可以感受到整体做工的精致细腻。毕竟纵横方向的转轴是调节佩戴姿势的关键。这里比起K701和其他没有顾及到这点的耳机,对头部的贴合度更胜一筹,佩戴起来要舒适不少。
声音方面先从我觉得不是特别满意的地方说起,其实就一点。注意只是“我觉得”,并不是说这是一条缺点——低频部分听上去有些松垮。这里我还是更喜欢那种略微紧致、有弹性的低频。
优点对我来说就比较多了,不然它也不会出现在这篇帖子中,只挑几个有代表性的说说。首先是相对较高的解析。虽然不喜欢动铁耳机那种解析度高到干涩的声音,但我觉得一款耳机需要一定程度的解析度来体现声音原本的质感和乐曲中包含的细节。这一点D5000做得很不错。在声音能够保持柔顺的范围内提供了足够高的解析,让它在应付与自己的外观不大相称的轻摇滚、电音等曲风时依然能提供出彩的表现。不管怎么说,作为大半个宅,最常听的曲风还是这个方向的。第二是就算前端质量不高,也不容易出恶声。作为一部阻抗25欧姆,灵敏度106dB的耳机,D5000还是相当容易喂饱的。
播放Hi-Res音源时表现十分可以。空之轨迹FC HD重制版的战斗BGM《Sophisticated Fight》,从贝斯到簧管、钢琴、小提琴、响木、架子鼓,各个层次的细节纤毫毕现又不突兀,完美再现了这首轻盈灵巧的曲子。
刘汉盛老师的音响二十要榜单,基本可以考验所有音响系统的素质。当然了,音场表现、透明感这些需要通过空气传导来加强表现力的耳机弱势项目我不会强行参考。。。但就这张《Flight Of The Cosmic Hippo》的专辑来说,D5000在各个频段上的表现是不错的,不过低频相比起来还是有点松软。
这次的篇幅就控制在这些吧。总结起来,D5000是一只中而不庸的耳机。从高山流水古典交响,到下里巴人电音Jpop,各方面都有比较中正的表现,可以说基本满足了我对一只耳机的需求。或许说它“中庸”显得有些过谦了,其实应该写成“全能”也说不定~
若然1986
颜值完美。
star
d5000的灵敏度相当高啊,不知道直推的效果怎么样?
还成,不是很差。顶多就是低频更加疲软2333 不过效果是一说,合不合适又是另一说。。。这三米长的包网粗耳机线随身直推怎么收纳还是个问题。。
35435ng
分区版主
d5000+foobar听acg,真硬核玩家
见笑了。。fb直接读DLNA服务器还是挺方便的。我的曲都在NAS上放着。
物我
当年最想要的几个耳机之一,但是一直没听过,颜值爆表
那么现在在用什么呢?
大俗大俗 不值一提
apple
早年入烧的时候就听说d5000是听acg不错的耳机~
确实挺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