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大项目的第一篇文章,先分为几个部分,介绍下自己和这个胶片计划的起源,谈谈感想,介绍下胶片摄影的现状,以及和数码之间的对比,最后直接开车 -- 上片评卷
我呢是个业余摄影师,虽然拍了几年照片了但是一直没有用胶片,出生于胶片的最黄金的年代,在胶片衰落的时候并没有正眼去瞧一瞧,并搭上了数码的快车,第一部单反是 08 年的富士 S5Pro,一台不走寻常路的好机,09 年拿上了 M9 用到了今年,期间换过几台不值一提的快餐机,主要玩镜头去了,对色彩和色散控制的追求远高于锐度这些硬素质,在 M9 上也好好享受了那么多年也满足了,刚刚把 M9 卖掉,在已经没有什么卷可以用的末胶片时代,开始玩胶片,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前几年拍过 APS 胶片,也有过几卷 135,不过并没有认真。这次算来是无路可退了,不仅卷屯了一大堆,药和罐子都买了,现在每周稳定出几卷。项目具体内容是:我收集了从80年代(基本上是彩色还能有影的界限)至今几乎所有不同种类的胶卷,有超过 300 多种类,你们能叫得出名字的我基本上都有,当然三线开外的厂就没收了,基本上都不是同一品名下的不同感光度 ... 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一样一卷(很多是停产卷,屯太多不确定性太大),也有一些就是几卷一起来的,走的 Ebay 货。所以,每卷先拍,拍完再说,拍完的时候,并不能说我对这个胶片就理解透彻了,只能说:爱过
这是因为很多的不确定性,要说到胶片很多和数码对比,说来非常有趣,讲个故事:曾经我慕名拍了卷分辨率最高的 Adox CMS II 20,据说折合五千万像素,在 Erwin Put 的博客也论证了这个卷的素质,我拿去特殊冲洗,然后给我扫;结果是:我能从底片上看到明显比其他黑白卷更多的细节,但是扫出来并不能体现,而且能感受到扫得不好。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那就是,底片记录,太容易受到别的环节影响了,胶卷有保存状况的影响,冲洗条件的影响,数据的影响(想想无数胶片黑白时代玩药,玩比例玩时间,结果在 Photoshop 面前显得那么苍白),好好弄下来载着丰富信息的底,网络交流要被数码扫描再度劣化一次,而幻灯沙龙交流在人手拿台相机就自称是摄影师的时代,在传统暗房放大机都白送的时代,再加上已经不用明说的种种胶片缺点重重叠加,胶片摄影最终会退出时代舞台。胶片不会消失,但是越来越边缘
从数码转到胶片是快乐的,学到了很多东西;这里面有三点:废掉卷之后心态变好了,没有废掉卷的胶片生涯是不完整的,废多了,那就 ... 习惯了;正规摄影教学胶片都是跳不过的坎,导师也会建议拍摄胶片甚至要求拍胶片,这能认识摄影的本源,更接近摄影本质,从而走得更远;最后玩胶片是好玩,环节变多也意味着可以玩的很多,冲洗激发了摄影(折腾)的热情。 就 135 来说,并不大的底片,玩玩色彩,记录一下还挺好;要求画质还得更高画幅
最后,到底是胶片还是数码,这里谈一谈我多年以来的器材观,钥匙其实是掌握在自己的身上而没有发觉,追求最好的器材无可厚非,但是最好的器材不一定是最合适自己的器材,看看自己拍什么怎么拍而选择才是最好的。慢拍的话,胶片的成本相当低;快拍和接活,胶片并不适合(很多拿来当噱头);我想说的是胶片和数码是一种方式,没有优和劣之分
我只是一个刚入门一两月的胶片新手,经验并不足,不断在学习中;我觉得这次计划的重点是介绍一些曾经的经典,和一些冷门卷,在产卷部分随便看看吧,拍过胶片的朋友经验都会比我多就不献丑了,反正现在还没停产慢慢拍,刚停产也能买到大量。卷会很多,一卷两三张吧,照片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为大多不是原片,也会受各种前提限制,体验更重要,所以着重讲讲卷的特性,这一期在产卷还挺多的,下一期估计就是些少见的了:
1. Ilford Pan F+ 50 黑白
官方的手册介绍:极细颗粒,高边缘锐度,高锐度高分辨率;适合放大,科学应用和艺术创作。想着 Pan 100 和 Pan 400 都是低端卷,我一直在思索这个 Pan F+ 的高画质,是低速卷的优势,还是定位上的优势呢。实拍下来颗粒特别细,比 Acros 100 还细不少,影调和色阶都很平衡,宽容度高,无论传统放大还是数码扫描,可操作空间都很大,适合艺术创作和对画质有需求的情况,正常曝光如果能覆盖整个直方图的话,图像质量会非常高
2. Kodak Elite Chrome 100 (EB3) 彩色正片
这个卷应该不少人用过,近代停产的,我使用下来把正片拍出了负片的感觉,不矫正回来的话居然有点小清新,可能过期和保存的原因,色彩比较浮亮,也就是颜色饱和高的同时,明度也很高;总体色调偏灰白,暗部发蓝紫,偶尔会有一些复古的感觉
3. Ilford SFX 200 黑白
近红外的黑白卷,覆盖部分红外波段,但是并不彻底(不像 Efke IR820,Kodak HIE,Konica IR750 等),可以当做普通黑白使用,红外卷当使用黄色-橙色-红色-深红滤镜的时候,会让蓝天变黑,绿叶变白。乳剂不同所以影调也会和普通黑白略有区别,总之我拿去拍风光的时候,配了个 Kenko 红滤镜,无蓝天多云,山丘上是草被,结果起到了非常反面的效果,一卷下来没有什么看的;不过肤色还是很明显的,脸变白很多,草被也比较浅色
4. Kodak Ektrachrome Professional 64 EPR 彩色正片
柯达第二毒的日光正片,第一是没法再冲洗的 Kodachrome(主要得益于外偶型特性带来的色彩分离优势),延续 Kodachrome Professional 64 这个特殊数字的 EPR 64 也注定出手不凡,EPR 这卷效果非常之好,完全的德蓝+复古黄。试过之后,Ebay 的这个卷能收的我都没放下。色彩自己看吧,没怎么调整过。是我目前拍过最好的正片,强烈推荐
5. Kodak Hawkeye Supercolor 200-400 彩色负片
本来是柯达的交通监控胶卷,还有黑白的系列,FPP 介绍是当做 “高速的 Ektar”,样片色彩非常漂亮。然而,实拍下来色彩非常清淡,暗部偏红整体偏绿,应该过期一阵子彩色颗粒很大,我是按 200 拍的(想着过期卷),但是冲的时候并没有附加信息,所以不清楚他们按什么数据来冲的
6. Kodak Eastman EXP Vision 100D - 彩色电影负片
柯达 EXP 系列的电影卷,来源是美国 FPP,色彩非常和谐,就是色调变得比较黄,上两张原片(前两张)
7. Cinestill 50 Daylight X-Pro - 彩色电影负片
类似 Kodak Vision3 的 50D (5203) 没有炭黑层所以可以冲普通 C41,Cinestill 卷好像比较贵,颗粒比较细又还挺锐,照片很多偏奶绿色,有点点色偏但是矫正了回来,总体来说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小清新,带了一层奶白的色调;成像还可以,性价比不高
8. Fujifilm Fujichrome Professional Velvia 50 (RVP) 彩色正片
还在产的卷,我只拍过一卷,大家都比我有经验,我就不多说了。有一点就是:原来我不信邪 RVP 不能拍亚洲人像,现在我信了 ... 真的很黄,猪肝色。街拍色彩除开肤色之外其他地方都不错,色彩暗部偏青绿,饱和度真的很高(但是并不是过高,是能接受的),除开突出饱和部分,总体基色是比较正的,这个 “正” 非常难得,颜色偏深沉一些(明度偏低)
9. Agfa CT Precisa 100 (New) 彩色正片
其实是我目前拍过第二好的正片,拿结果来说话的话. 色调太好几乎没怎么后期,红蓝色表现无懈可击,中间调到暗调部分是舒服的灰青,高光偏红紫。据说 Agfa 比较容易偏色,色彩确实没有 RVP 那么正,两卷正好连着拍的,但结果上来说,这卷总体效果要更满意;这个卷还有一点是性价比比较高
10. Kodak Protra 800 彩色负片
这卷还可以,颗粒表现对 800 来说挺不错;拿的是夜神夜拍,有黄绿色的偏色,众所周知夜神偏色是比较厉害的,色彩做不得准,但是除开偏色部分,矫正之后色彩分离还是不错的,拿 800 夜拍也算物尽其用了
11. Fujifilm Fujichrome Professional Provia 100F (RDP III) 彩色正片
应该是不少人最爱的卷,在我这里效果没很好,我拿的还是我色彩最好的一只新 Kinoptik 502 来拍的。不过无所谓,这卷太通用了,很多 Bulk 拍卖里都带着,莫名其妙就收了不少,回头慢慢体验 ... 当然这卷拍得很差才是主要背锅的点
12. Fujifilm Professional Neopan Acros 100 黑白
富士在产唯一的黑白卷,不然富士都要退出黑白了,应该是和 Kodak 比黑白比不过压缩空间,Kodak 现在和 Ilford 争黑白一哥,继承 Agfa 部分的 Rollei 感觉要差一点点(实际还好),毕竟问起最爱的黑白卷,不是 Delta 就是 Tmax,有目共睹 ... 说到传统乳胶,也是 Tri-X,HP5 之类,在这样的市场下,富士 Acros 100 是一个什么样的卷呢?首先得坦白一下,这是我遇到最差的黑白卷,并不是什么硬指标(颗粒啊,宽容啊,这些都好),主要是阶调上面。这个卷的阶调总体来说特别柔软,应该定位是人像卷,拍人像效果会比较好,丝绸一般。拍别的呢,调子灰平而且质感刻画不行,为了验证这点我还看了不少片,发现特性八九不离十
13. Ilford Professional Delta 400 黑白
目前遇到最喜欢的黑白卷,新型乳胶的代表,Tmax 系列还没拍,关于 Delta 和 Tmax 的论证对比可以参考徕卡大神 Erwin Put 的博客,专门研究过,Tmax 分辨率更高,但是 Delta 的颗粒特性导致视觉鲜锐度更高。这卷 Delta 扫的是特别差,冲扫感觉都不行,但是掩盖不住卷的素质,喜欢 Delta 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卷最终呈现的黑白调子和我数码处理最终的调子很像,有很亲切的感觉,感觉表达不错
14. Ilford FP4+ 125 黑白
官方手册说这是个中速卷,有着宽广的曝光宽容度,颗粒小,锐度高的通用卷。拍下来觉得,质感还不错,过渡很细腻,影调也很平衡
15. Ilford HP5+ 400 黑白
对应的是 Kodak Tri-X,都是可以推很多档的传统乳胶,能扩到 3200 感光,所以对纪实,运动和室内都不错。这卷和刚刚两卷的 Ilford 是同一批,冲和扫都很渣,但是效果还可以,质感和 FP4 相似
16. Rollei Superpan 200 黑白
中规中矩,上一代是 Agfa Superpan Press,阶调比 Rollei RPX 400 要毒一些,没有那么灰平,200 感光度的黑白卷就这个吧,暂时还没想到更多能说的。这卷片出了不少好的
17. Adox Silvermax 100 黑白
并不是用 Adox Silvermax 显影液冲洗,就是普通冲洗,并不是发挥出这个特色卷的特色,发现 Silvermax 很难用,但是又很毒,卷如其名,含银量很高导致高光很亮,白亮白亮的给人一种过曝的感觉,但是细节又还有,宽容度还可以,相信用上 Silvermax 显影液,能出非常好的效果,猜测刻画高光人像,建筑都有不错表现,很有意思的卷
18. Rollei RPX 400 黑白
同样是中规中矩,要说不好说不上来,要说好也没有什么点,调子比较灰平,中间调集中,Rollei RPX 是 Maco Macophat UP400,也是改进版本的 Agfa APX,但是说是和 APX 调子不同。这卷同样也是出了不少好片的
19. Kodak Gold 200 彩色负片
总体调子偏黄,暗部偏绿,通用卷吧,南美拍的卷,早期拍的胶片
20. Lomography 400 彩色负片
也是早期在南美拍的,颗粒很大,Lomography 谈起评价都不高,但是没了 Lomography 拍胶片的年轻人至少少 1/3,Lomography 带来了新的血液,虽然势头没了,但是功不可没
21. Lomography 800 彩色负片
也是早期在南美拍的,颗粒很大但是和 Lomo 400 相差不多,颜色比 Lomo 400 要鲜艳一些
22. Lomography Redscale XR 50-200 彩色特殊卷
也是早期在南美拍的,特殊卷,效果和官网特效不太一样,更黄一些,是当 200 拍的,挺有意思的,没有觉得是拍废了,反而觉得很好
StargazerX
收藏,片子都很毒
tiancheng
感谢楼主,这个帖子对于我这个胶片刚入圈的新手选择非常有帮助。
雷汀娜
喜欢你的项目。支持
若然1986
非常详细,楼主的胶片计划太庞大了。
iD3
Ektrachrome Professional 64 EPR 好毒。
赞同,超毒
Astralark
非常感谢支持
大神Ektrachrome Professional 64 EPR这个卷现在哪里还可以买到?
哥廷根_R
自扫+放大会展现更细腻的美感,期待第二部。
35435ng
分区版主
色彩拤,反复拤中
大庭叶藏
分区版主
不仅可以看到楼主对摄影的喜欢,更包含了一种无比细腻的匠心。 太赞!!!
同意!
+1
apple
很有味道
ScoFildsh
分区版主
非常舒适的排版组图,从黑白到彩色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