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7.23更新
功能指数从★★★☆提升为★★★★
理由:
罗技在上周更新了logitech options,更新之后的版本在多平台flow功能的体验上有显著提升。
虽然还有微妙的可察觉的延迟停顿,但已经做功能实用化的水平。
强烈期待进一步提升。
正文:
让我们跳回两年前,在一个不是非常成功的m950(2009)后,罗技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他们的办公旗舰鼠标了。
时隔6年,也就是罗技25周年之际,他们带来了一只革命性的新鼠标——mx master(代号MX2000)。
——上图来自官网
mx master的优点可以写上数百字:使用了最新的设计语言和人体工程学;对鼠标的按键以及滚轮结构进行了改良;应用了全新的涂层材料;带回了m950阉割掉的罗技双滚轮模式,等等。一举将旗舰办公鼠标拉到了全新的高度。
由于master实在过于优秀,导致友商直接开始放弃旗舰办公鼠标这个领域,转向时尚装逼风格。
——上图来自官网
就在这样遥遥领先的状态下,罗技却没有像2015年之前那样挤牙膏,而是稳扎稳打的在两年后的今天带来了mx master的改版。
作为罗技鼠标的忠实用户,自然不能错过这次更新。
----------------
本次下手略晚,没有像是一代master和g900那样抢首发,先向大家表示歉意。
包装还是一如既往的风格。
巨大的2S方便大家区分不要买错。
包装盒上的绿色,从一代的深绿色变成了现在的略粉的浅绿。识别度非常高。
背面特别强调了2s配合软件实现的多电脑多平台flow功能。
另外有两个新的项目分别是70日续航和新一代的Darkfield引擎。
初代的master已经拥有足够好的续航表现了,2s则一举提高到了70天,能够让用户更加忘却电缆和充电。
日版专用的logo,因为在日本legitech已经被其他厂家占用了。
正面的盖子还是磁石吸附式。
打开之后能够直接看到本体。
个人非常喜欢这个塑料壳。
因为......可以把壳子剪下来,当作鼠标日常使用的防尘盖。
但是开箱还是要从侧面拆封条。
这把leatherman的suger可能是手里用的最久的一把刀了,有空在户外区和大家聊聊。
包装除了鼠标和数据线,就还有一张说明书。
而且很亲切的告诉用户怎么拆了鼠标废弃换电池。
在X宝上大家可以买到原装的电池,或者,买到更大的聚合物锂电来mod自己的鼠标。
2代大师的本体。
很遗憾的是这一代取消了初代的铜黄色,主打色彩变成了相对低调的钛银灰。整体感觉比过往更加科幻冷峻。
左右主按键的设计依然是分体式,根据网上媒体送测的拆解来看,按键结构也没有变化,依然是带金属弹簧的设计,这样可以避免传统塑料结构在材料疲劳后弹性形变的手感变化。
而在主按键下使用了弹簧支撑结构的鼠标,应该只有G900和mx master。
隐藏在主按键下面的微动则是国产7N 10M白点。动手能力强的玩家可以自行拆借更换。
BTW,左键上侧的logitech/logicool标示在这一代上直接写成了logi,所以本体不再需要专门制作日版印刷了。
除了颜色的变化,表面其他的涂层变化基本没有。大拇指休息区和小拇指贴何处的橡胶似乎更硬更光滑一些,但也许是一代那只用了两年多产生的磨损。整个背部的橡胶类肤质涂层则完全没有变化。
大拇指休息区下面依然有一枚功能按钮,手感略重,但有明显的确认感和回弹感。
左侧拇指休息区也是最主要的功能区。罗技改良了大革命上使用的初代滚轮,第二代滚轮使用了全新的电磁切割设计,可以像是一般鼠标的主滚轮一样360度随意滚动。缺点时滚轮的阻尼差别略大,因为转轴上使用的粘合剂是手工涂抹的,粘合剂的多少以及浓稠度直接导致个体差异。
滚轮后的前进后退按键手感清晰键程适中,并可在程序中自定义,并无太大可指摘处。
背部和尾部的线条设计则是罗技最完美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之一,不仅仅是对欧洲人的手型能够贴合,对亚洲人的手型也很合适。
小弟右手20cm,中等偏瘦,一手能够轻松掌控这个外形设计。而且手部是轻松的躺在鼠标上,不像是很多游戏鼠标那么样是紧张的抓握感。
但是这要要一提的就是,2代的做工略微下降了。在不同材质的交界处,接缝比1代略大,过渡有明显的阶梯感,而不是完美的平面。虽然不排除个体差异,但仍然觉得不是很愉快。
鼠标底部,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记忆模糊了,一代似乎没有这个贴纸吧。简易的说明了背部设置按钮的使用方式。
撕掉之后,发现二代少了一个按钮。原本在引擎光头和开关中间的connect被取消掉了。所以才有了上面的贴纸说明按键功能调整。
开关位置和光头位置并没有变化,和初代一样,所以在移动上的手感也不会有变化。开关上端的型号标示上也加上了2s字样。实际上因为开关变化,模具也不同了,需要自己mod鼠标的朋友注意购买零件时不要买错。
二代把模式切换以及链接功能都放在了尾部按钮上。
其实没必要做出这样的变动。也许是因为引擎结构的变化造成了电路设计的变动吧。
另外依然是三链接,两个unifying,一个蓝牙。不管是unifying还是蓝牙,都最好尽可能的让接收器接近鼠标,否则会产生明显的信号干扰和丢帧。
二代的引擎型号为PMW3816,搭载了darkfield技术。再各种奇葩的表面上都有极高的适应力,而且相比一代从1600dpi提升到了4000dpi。这是一次极大的飞跃,随着4k分辨率的普及,传统的鼠标引擎越来越更不上屏幕的升级。在去年购买了4k屏幕之后,原本在1080p上非常愉快的初代master显得年老力衰,这时候2s的高dpi对于自己来说是最重要最实在的提升。
而这枚4000dpi的光头还采用了分体式光学透镜,这意味着在核心硬件规格上,master 2s已经基本和游戏鼠标看齐了。办公鼠标不再是性能孱弱的代名词了。
可惜的是只有125hz的回报率,估计是在固件上做了限制,如果开放了1000hz,那么就真的冲击到游戏鼠标的性能了。
----------------
初代master和二代master对对碰。
在闪光灯的逼迫下,终于看出来两只鼠标的黑色涂层实际上也有细微的变化。不知道大家更喜欢哪个颜色呢。
这只初代master用了虽然已经两年多,但是可以看出磨损非常轻微,不管是橡胶类肤质材料,还是尾部金属漆涂层,都没有非常明显的磨损和磨损。
换一个侧面,可以看到初代的表面有诸多使用后的划痕,但并无破损。耐久度必须好评。
另外上文中说到的做工问题,大家可以看到,二代的顶部和右侧有接缝,而初代是一个光滑的平面,完美过渡。
右侧亦无明显变化。也无明显磨损,钻石切面设计的休息区有极为轻微的打油,但没有一丝破损。滚轮的橡胶和金属材质也没有明显的破损。
不得不说在用料上,mx master绝对是自己见过和用过的所有鼠标中的巅峰。
而在持握感上,则有明显一些不算明显,但是老用户一手就能感受到的变化。
完美的贴合手掌心以及手指曲线的设计依旧。
变化在于。一个是右侧小拇指区间的线性略为内收,所以在手轻微抬起的时候,鼠标右侧会迅速下滑,不会跟着抬起。
另外就是右侧休息区的尾部护翼和大拇指根部的触感变化,初代是一个较为柔软的过渡,不会感受到护翼边缘对手指的切割感,而二代会感觉到明显的一个上扬,边缘会对拇指根部有一点点切割感。
而为何会在设计没有大动的情况下产生这样的变化呢。结合做工上的缝隙变化,猜测是模具的老化,或者是新开模的模具和老配件的结合度略低。
----------------
最后我们来聊一下软件部分。
罗技的办公鼠标都不自带缓存,所以所有的功能都要靠链接的pc/mac装上了logi option软件才能实现。在这里小弟想提一个意见,罗技能否考虑在办公鼠上也给予鼠标内置缓存呢。
打开软件连接好后,我们可以看到两只鼠标。
设置界面和功能也和初代没有区别。六个自定义,实际上只有两到三个能够自由使用,因为默认的前进后退肯定不能去掉,中央滚轮和侧滚轮也没有太多自定义的余地,所以能够定义的就是软件左侧显示的三个按键。
个人一般把背部靠近主滚轮的按钮换成win+tab,结合手势选择。护翼上那个不太好按下的换乘滚轮模式切换。
另外2s增加的FLOW功能,也是需要软件才能实现的。简单的说就是从一台电脑切换到另外一台电脑上的时候,不再需要从底部按按钮切换,而是鼠标侦测到你的移动之后自动切换。
另外就是可以跨平台复制文件,从a pc中复制几个文件,然后鼠标flow到b mac上,点击粘贴,就能把文件复制过来。
实现flow需要在软件里面设置好触发边缘,特别适合一屏一机的用户,比如2屏2机,3屏3机,这样的用户。从此桌面上就真正的达到了至简。
FLOW功能的实现需要两台电脑连接在同一个局域网中。而实际体验下来,FLOW功能的触发到完成切换,在mac平台切换到win,或者win到win,需要1到2秒左右的延迟反应,但是从win到mac,几乎是0延迟。至于为何有这么大的差别,个人还要继续尝试设置的细节(比如更佳详细的检查网络,或者设置触发边,当然也不排除有平台软件的差异。)1秒的这个延迟已经达到了人脑觉的不愉快的程度,所以并不能给予太高的评价,只能说,这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和创意,而在实用度上,有实用度,但个人并不能给予太高的评价。在跨平台复制文字或者文件上,小的零碎文件和文字,是毫无延迟的复制,在整块大文件,比如超过1GB的压缩包或者视频或者安装程序上,速度应该是受限于网卡,在个人的测试中,2012 late的mac mini复制到ryzen平台,传输速率在300到350Mbps左右,还是有一定的实用性的。未能跑满1000Mbps的原因依然在排查中。
----------------
小结和推荐
master 2s的总结,令我略有犹豫。在95%的保留了初代master的优点下,去掉了喜爱的铜金色,还有降低了水准的做工。但是新的darkfiled 4000dpi引擎又是实实在在的提升。而软件上的功能,则算是锦上添花,有,可玩,没有,也无所谓。所以如果没有使用过初代master,又希望有一只很长续航的好鼠标,master 2s是值得推荐的,如果手中已经有了初代master,但是对其1600dpi的老引擎已经忍无可忍,那么2s也是值得考虑的。但是如果有初代master,并没有dpi上的需求,也不在乎多出来的1/3的续航,那么2s也许只是一块鸡肋。
推荐指数:★★★★
做工指数:★★★☆
价格指数:★★★
性能指数:★★★★
功能指数:★★★★
舒适指数:★★★★★
Tiamo
鼠标很不错
apple
一看就很高端 手感不错的样子
办公鼠的特点就是舒适和降低疲劳度。
void
分区版主
2代还没捂热,2s就出来了
anywhere 2定位不一样啦,然而是2s的升级需求最小。
sisi
不错不错,我有一个初代master。但是跟filco minilar配合有点问题,似乎蓝牙抢不过minilar。 鼠标如果1分钟内没有动作就会需要重新连接,那三颗灯就会重新亮起。如果关掉minilar就没有这个问题。
我也是和minila一起用的,有三台机器这样链接中,暂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不过master的蓝牙抗干扰能力很差,稍微距离远一点就不行。
对的,我开master就没法用2.4g了,干扰非常大。现在master就躺在抽屉里了。
估计是使用环境里面太大干扰了。无线设备太多了。另外和接口有关,有些电脑的前面板接传感器会有被干扰,用延长线或者hub从后面接过来就没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