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上帝把我置于这个国家的王位上,我将尽力履行自己的职责。我尚年轻,可能在许多方面缺乏经验,但我肯定,几乎无人像我这样怀着为国为民的良好意愿和真切希望。”维多利亚女王实现了她的诺言,将她的国家打造成了“日不落帝国”。以女王名字命名的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在英国,布里茨山(Blists Hill)是寻找维多利亚时代遗风最佳的目的地,小镇的景观民风让置身其中的人仿若重返光荣时代。
战争灾难过后的幸运儿
在英国伯明翰市附近的泰尔福(Telford)遗留着一个维多利亚村,深藏在峡谷中却是一个巨大的维多利亚时期露天博物馆—布里茨山(Blists Hill)。二战期间,伯明翰区域遭到猛烈的轰炸,城中的维多利亚时代建筑毁坏殆尽,现在再到伯明翰看到的都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重新建设的,整个城市被誉为“混凝土的森林”,维多利亚时期的光辉早已荡然无存。得益于地形的天然屏障和村民的保护,布里茨山谷的维多利亚小镇建筑却得到很好的保护,使它幸免于战争带来的创伤。
时至今日,虽然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使得这些传统的效率有些低手工作坊被逐渐取代,但是如今这里保留着维多利亚时期的房屋、工厂、小作坊、学校,面包房,邮局等等。当地居民会穿着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衣服把那个时代的生活和工作场景真实的还原。置身于小镇之中仍然能感觉到昔日那个繁荣的维多利亚时代光辉熠熠。来到英国想要看到保护最完好的维多利亚式建筑群和生活方式?布里茨山谷里的维多利亚小镇是不二的选择。
英式饮食中的复古味
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是我抵达布里茨山的第一个感受。在这个有超过一百年历史的小村庄里,你可以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官全方位真实的去体验这个别具一格的小镇。由当地居民扮成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人物角色提供给游客们一个独特的机会通过他们的日常生活,在他们的小村舍里去切身体验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人的真实生活。
这里的居民仍在使用旧时的货币进行商品流通,所以探访小镇首先来到这里的银行里将现代的货币兑换成当时真实的英镑,便士甚至是先令,以便在小镇里每个场所内使用。揣着这些货币,游客们就可以真正在村子里体验当时人们的真实生活了。在面包店(Fried Fish Dealers)品尝一下采用英国传统方法特制的英国最著名的的 “鱼与薯条”,打开油纸包裹的金黄色的炸鱼和薯条,一阵香气扑面而来,真是视觉和味蕾上的双重刺激,恨不得立刻就大块朵颐一番。如果吃得还不够尽兴就再品尝几个从百年的Bakery里刚烤完新鲜出炉香气扑鼻的黄油面包或者去旁边的零食铺悠闲地品尝一下著名的英式下午茶。值得称奇的是这里的可乐也是用的非常复古的包装,看似陌生的饮品打开确实那令人熟悉的味道!
维多利亚时代的中上层阶级对于饮食非常讲究,他们从遥远的国度进口各种异国情调的香料、调料,用于精心烹制的食品中。英国在这个历史阶段有了最早的烹调学校,名厨编写的烹调书籍风行英国,人们开始将具体烹调方法如调料用量等详细写入书中。一些厨房小厨具也流行起来,如开罐器等,这个时代还逐步形成了许多进餐礼仪。英国盛行下午茶,贵族们早餐丰富,午饭简单,晚饭很晚。据说,维多利亚女王的女侍从官——女公爵安娜每到下午就会觉得很饿,于是便让仆人拿些小茶点来吃,许多人纷纷效仿,下午茶渐渐成为一种例行仪式。事实上,围绕着这种下午茶习俗形成了多彩的茶文化,高雅的旅馆开始设起茶室,街上有了向公众开放的茶馆,茶话舞会更成为一种社会形式,维多利亚时代的淑女小姐们在那里与男友们会面。
手工制作店里造精品
吃过正宗英式餐后继续游览小镇,从橱窗里看到当年手工做鞋的鞋铺(Cobbler’s Shop),看那不同的皮料,鞋楦,一双手工英式皮鞋从无到有都在这一家小小的店铺中完成。想想如今全手工制作的皮鞋仍然是奢华与品质的代名词,精品出自手工,这个道理历经百年却依然经久不衰。
当我进入一间印刷厂(Printing Shop)看着摆在桌上的活字模具时,一个小伙子耐心的向我们讲解活字印刷术是怎么应用的,脑海里却一直想和他说其实活字印刷是我们中国人的伟大发明,但是我却不忍打断他的讲解,因为相比较国外的文化保护与传承,纵然我们有五千余年的绚烂的文明史,但是还是依然有许多值得相西方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工业革命发展到顶端,维多利亚时期的服饰风格别具特色,推开一间服装店(General Drapers & Outfitters)的门立刻被里面玲琅满目的帽子和衣服吸引了。这个时期的服饰大量运用蕾丝、细纱、荷叶边、缎带、蝴蝶结、多层次的蛋糕裁剪、折皱、抽褶等元素,以及立领、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宫廷款式为该时代女性的服饰特点。浪漫的紫色都是主角,淡薰衣草紫色的眼妆如下午茶般清甜悠闲,最适合搭配各种维多利亚造型的服装,且相得益彰。光滑优雅的发髻或者是中分的波浪长发,也是当时非常盛行的女士装扮。
乘坐马车在镇子里绕一周体验当年贵族般的生活。在小镇保留了当年的铁匠铺(The Iron Foundry),蜡烛工厂(Candle Factory)和马厩。游客可以观摩匠人们工作的场景,这些工匠们会非常认真地向每一位前来的游客讲解他们的工作和制作流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这些古老的器具终将会被现代科技所取代,但是如果人们都能试着去了解并有幸参与其中,这些特殊的经历也是对过去时代文化的一种传承。耳畔回响起金属间的敲打声,不经意间仿佛将我们带回那个影响整个人类社会进程的工业时代。
“维多利亚风格”财富的象征
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都发生着飞速的变化,最显著的结果就是富裕的中产阶级的剧增。财富的拥有及身份的提升唤起了中产阶级改变居住环境和室内装饰样式的意识,他们急于在住宅建筑上明确和标榜他们的成就。
于是,以装饰为主的“维多利亚风格”应运而生。推开维多利亚时代的别墅(Decorative Plasterers)的房门,参观房内维多利亚时期的装潢和家具,别墅中的景致真是还原了一位维多利亚时代的家庭主妇的一天的生活。室内的家具既要舒适,又要显得华丽。维多利亚时期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使得物品的种类面目一新,胶合板、铁与黄铜管都能制造出简单而实用的物件,也适用于装饰设计,他们使得装饰变得丰富起来。大部分的维多利亚式的设计是装饰性的,家具采用曲线的形式,凸出的装饰和复杂雕饰的框架,用机器复制装饰细部。
如同古罗马一点点的衰败,曾经的帝国早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退出历史上大国的舞台。小镇的夕阳中仿佛能看到这个日不落的曾创造出工业时代的辉煌的大不列颠帝国,那些曾经光辉的岁月已经成为历史。
June22
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英伦似乎是情有独钟,布里茨山有机会一定要去拜访一趟
apple
学习了
若然1812
味道很好。
平井老哥
后期不错啊。
pws
英伦味。。很暖
珊瑚
英国党们就是幸福啊!
沙丁鱼
风味十足!
Frank
非常厉害。
loong
很有英伦复古风,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