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尼斯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集中沙漠,海滩,山林和古文明的国家之一,这里多文明不断更替和融合,无论政权怎样多变,也依然维持着平和稳定的生活状体。
“没有人在过过这种生活后,还是原本的自己。不管再怎么隐瞒,他都会带有沙漠的印记,那是每个游牧民族都有的印记。这片残酷的大地有种魔力,任何宜人的气候都难以匹敌。”——威福瑞·塞西格
你不会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进入撒哈拉沙漠的腹地了,只因为这里根本没有路,这里有的只是沙子,堆成金字塔般高的沙丘和随风流动的金色粉末。你的食物里、鞋袜里,甚至指甲和耳朵里都会有这些不速之客的踪迹。事实上在我离开撒哈拉沙漠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仍然能从身上找到星星点点的沙粒——哪怕我只是打了个喷嚏。
而当时的我,除了欣赏两边不断消逝的沙丘之外,还在为车上没有装导航系统而忧心忡忡。“如果你足够有经验,那么撒哈拉对你来说就并不危险,沙漠对我来说很熟悉,我就像读一本书一样读它。”也许是司机的自信给我些许安慰,车窗外或高或矮的沙丘成为我视野的主角。
当车行驶到一个沙丘顶端时,山谷中一片白色的帐篷营地映入眼帘,这时太阳已经开始落山了,西方的天空撒满一条条橙黄色的光带,那极具震撼性的色彩配合着脚下撒哈拉沙粒的包含阳光热情的温度,提醒着我正处于一片不毛之地的腹地。伴随着这一切而来的是带有永恒感的自由,在傍晚时看着自己的影子随着太阳西下长得像巨人一样高。在夜晚躺在沙地上,沙子还记得中午的艳阳并带有余温,看着帐篷酒店生火做饭的轻烟飘向星空,消散无踪。
如果说除了一望无际的黄沙之外沙漠有什么让人惊喜的地方,那么就是绿洲了。作为撒哈拉腹地最为著名的绿洲,托泽尔附近的歇比卡会给在戈壁中穿行的人们带来无限希望。除了盛产椰枣之外,这里为人所知的真正原因要算是《星球大战》的取景地这一身份了。这里如今仍然散布着当年拍摄时留下的场景和道具,矗立着的发射塔不禁让我们想到了电影中那个荒芜的塔图因星球——天行者的故乡。
地中海的玫瑰
“无论给玫瑰冠以何名,它的芳香依旧。”——莎士比亚
突尼斯的迷人之处,一部分属于突破你对“广袤无垠”这个词语想象的撒哈拉沙漠,另外的一大部分则隐藏在首都突尼斯市的隐秘街道与历史废墟中。要问传统的突尼斯人如何生活,最好的答案就是去逛逛阿拉伯人的传统聚居区——麦地那。
和众多穆斯林城市一样,突尼斯城也有它的麦地那。穿过市中心的卡斯巴广场,当看到一片保存完好的古老街区时,我便知道在这里或许可以触及突尼斯人生活中最为市井的一部分。这里与其说是街道,倒不如说是巷道,窄窄的一条条小路两边是各种鳞次栉比的商店、作坊,以及阿拉伯风格咖啡馆等等。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和当地特色的时候在这里应有尽有,此时不安分的我并不满足于主干道的繁华和熙攘,想去旁边更深一些的想到里面一探当地人的真实生活。
如果说突尼斯市拥挤狭小的麦地那让人还残留着对于突尼斯的戒备之心的话,那么距离突尼斯市中心半小时的西迪·布·赛义德(SidiBou Said)则会让你放下所有的不安,因为它的美丽和纯粹——这里实在太像欧洲了!人们似乎都更熟悉也更喜欢这里的另外一个名字——蓝白小镇。白色和蓝色是这里的主色调,每家每户门前或是窗外的各色植物装点着这个蓝白两色的世界,而坐落在地中海峭壁上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成为不逊于欧洲人和海滨小镇的好去处。
避开兜售商品的小贩、成双成对的情侣以及写生的学生,蓝白小镇的悠闲在于你可以花一整个下午无所事事地看着下方远处地中海面上寂静流动着的片片白浪;去闻空气中夹杂着草木清香和海水味道的闲散味道,或是看着夕阳渐渐染红海面直至坠入海平面之下,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滞了,你已经被所见到的一切感染并融入这座小镇的沧桑历史与平静现状之中。
i97980xe
异国风情,拍摄很棒。
robin
喜欢地中海的蓝和白
Goodbye
人文风光大片
噗噗噗
收下我的膝盖
June22
风情万种,蓝色的门窗好经典
ai_kit
目不暇接,无暇旁顾
apple
沙漠中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