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目前日系唯一的旁轴OVF机身+唯一可自动对焦的旁轴数码机身,在cp+2016试玩之后一直对该机兴趣浓厚。东京玩机器还算方便,这两年也断断续续的在各家店铺中接触过数十次了,但是大抵都只能在店铺内试机,不能带到街上实拍。
最近通过私人渠道借来一套钛晶的fuji xpro2+23wr的套机。可以测试一周,短评将在本帖更新。长评将在数周后整理发布。
再次感谢借出套机的亲~感谢信任和支持。
主要目的是通过街拍测试全方面的感受xpro2的实际拍摄性能和人机交互感受,另外对传说已久的fuji内置滤镜效果进行评估。
上图拍于今晨通勤路上,raw+fine jpeg,acros+黄镜效果模拟,胶片颗粒设置为弱。
效果如图,个人还算满意。
续航比想象中的要惨烈,可能和不停的设置菜单有关。
节能模式下对焦速度不太理想,整机反应有迟钝感。还是需要打开高性能模式才能享受到完整版xpro2。
上手第一天就发现一个小问题,整机配平略轻略倾向于手掌心,和m机身的配平有明显区别。
对于自己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下子难以适应这种配平,在腰平位的时候完全拿捏不准倾斜角度。
周二
今天没有带xpro2出门,让我们静下心来仔细的推敲下机身静态部分。
机身造型
xpro2基本上继承了xpro1的绝大多数设计元素,包括很多玩家反复吐槽的倾斜式肩膀。其实追溯该机的历史应该是xpan,然而当时也并没有倾斜式肩膀。
顶部的排列依然是经典的三点式布局。xpro2把快门转盘做成了提拉式的复合转盘,这一点和某些经典胶片机的设置是一样的。
钛晶机身就是让用户多掏2w日元买一个不太一样的漆面。这个漆面有更冰凉的触感和更均匀的涂装。似乎在耐磨度上也有一定提升。但是美观度如何,就见仁见智了。个人对黑漆和钛晶两个色彩都很满意,而如果只能选一,自然还是会选择黑漆。
手柄不是很好看,但是也很难想到更好的代替方案,手柄里侧的两个按钮的安置则有点不明所以。在整机当中唯属这两个按钮不太好用。
按钮布局非常的赞,按钮的手感相比xpro1有了极大的飞跃,相比xt2的小圆点按钮,xpro2的按钮更大,更软,键程更长,布局更宽松,而且都分布在右手大拇指可操作范围上,人机交互可以说相当优秀。但是在造型和丝印的设计上还有非常巨大的提升空间。
周三&周四
东京下了场大雨,又冷又湿,所以继续对机器的静态进行评估。
今天我们来谈谈整机当中最出众的三点:
E&OVF混合取景器、背屏、拇指操作区。
先上图,文字随后编辑
取景器部分
光电混合取景器
在这个一切都在向多功能电子取景器和3寸背屏看齐的年代,保留光学取景器的新机身已经是凤毛麟角。
再去除掉天生光学取景原理的单反机身,突然发现,在机身上保留光学取景器这种古老又传统的昂贵部件的,只剩下了徕卡和富士两家。
对于这个取景器,我有无数的赞誉之词想要献给它和开发出它的fujifilm工程师。具体的留在数周后的正文中详述。
主屏幕&拇指操作区
富士全系中最精细画质最高的一块屏幕,并不是给了单反造型的xt2,而是给了旁轴造型的xpro2。这估计会让很多标榜xt2才是富士apsc机身真旗舰/唯一旗舰的机油略感受伤。
实际上这是一个成本控制和产品细分的问题。xt2有0.77x的oled电子取景器和翻转结构背屏,就没有光电混合取景器和236w像素高精细度背屏。xpro2有了光电混合取景器和236w像素高精细度背屏,就没有了oled电子取景器和背屏翻转结构。
在我个人看来,标榜所见即所得和多功能内置的纯电子取景器没有想象空间,翻转屏则是徒增重量,都是自己所不需要的。而xpro2就能提供自己想要的光学取景器和最高画质的背屏,还有那种几乎接近于直觉的操作模式。特别是拇指操作区,所有的按钮几乎都分配在大拇指可以接触的到的范围,而且间距巨大,在用xpro2的这一周中,都已经忘记了什么时候去刻意操作,当然也托了高度成熟的AF机构和精准的三A档(Auto快门&AutoISO&AutoFocus)的福。
周五
流感实在是太可怕了,但是再厉害的流感也得出门抓点样张。
感觉在城里待了太久,导致这次感冒久治不愈,遂决定前往江之岛散心。
周六周日
编辑文字,拍摄器材图。对器材进行反思和小结中。
正文发布前再次更新样张
样张1
xpro2+2/23wr+acros
样张2
快评样张最后一次更新
apple
好猛~
loong
色彩非常fuji.
Abagun
相当喜欢这台机器 对我而言这性能足够用了
非常好用的一只小机器
平井老哥
三爷有情调,还有兴趣玩非全画幅。
对于画幅大小我一直不是很在意的。有全画幅最好,是apsc/m43也很好用。 更大的画幅有更好的成像品质,但不代表自己就有更好的片。
iD3
赞,终于更新了。
更新的断断续续的真是对不起大家。
35435ng
分区版主
更新重开中
35435ng
分区版主
今日出事,停更
Frank
怎么没有彩色模式看一下
可以有
平井老哥
机身做工怎么样
中上水平,个人只能给这个评价,算不上非常好,但是也不算差。
珊瑚
和M机身比,是指徕卡么?那无悬念,比机身。
黄铜对铝合金的碾压。
沙丁鱼
应该是黑白没有啥特点。
对acros胶卷效果的还原还是有一定水准的。如果追求tmax那种大白大黑的冲击型效果反而会比较容易。对于传统药膜黑白卷的还原,数码是很难做到的。
沙丁鱼
色彩没有什么特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