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中 201806051800
徕卡镜头中最热销最具有代表性的标段,一个是50mm,一个是35mm。
35mm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个人以为是summicron。
简单的看一下summicron 35的历史。这个系列诞生于1958年,在当时是徕卡m口最明亮的35mm。可惜这个称号没能保持太久,1960年初代summilux35诞生。
然而这并不影响初代35cron的口碑。相比初代35lux简陋的做工和有缺陷的光学表现,35cron堪称完美。抛开光学不谈,光是独占的无限远定位机构,就足够其他镜的玩家心里不平衡了。曾经有网传是徕卡遗失了图纸无法再现这种设计,个人以为是无稽之谈。至少在徕卡Q上,我们还能看到类似的设计。
传统光学设计的summicron生产了三代28年,后两代始终没能摆脱初代八枚玉的阴影,就好像m2和m4背负着缩水之名活在m3的阴影之下一般。而从1997年开始重新设计的非球镜片版本(11879),则把summicron35带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出处:streetsilhouettes 2016
11879这一代的summicron应该是玩家们最容易接触到的一枚,他生产时间长,版本众多,配色丰富,价格低廉,性能可靠。特别是黑漆版本和m机身50周年日本限定的银色复古版本都以这一代光学为基础。2016年发布的全新summicron 35 asph 11673黑/11674银 则依然是基于11879的光学,增加了光圈叶数量,把实用但质感不佳的塑胶遮光罩换成了螺口金属遮光罩。
选择一只asph版本的35cron是幸福又痛苦的,幸福在于有这么多的版本可以选择,而光学性能几乎无异。痛苦的是,以徕卡镜头高昂的价格,很难把这么多漂亮的版本都收归囊中,所以不得不做出取舍。
在先后错过了黑漆版本和银色50周年限量版后,我终于厌倦了在中古店里搜寻的彷徨,买入了现产的11673。
老实说,这个金属的遮光罩设计在用了一周后就令我后悔了。金属的抚摸感的确是第一流的,但是真的不防撞啊,用起来超级小心,反而缺少了肆意拍照的幸福感。
有玩家说徕卡的镜头永远不只是买一根,对此深表赞同。
凸出的后组也是这一代光学设计的特点,卡口上可以看到6bit码,其实就是帮助机身快速识别镜头然后套用已经预置好的数码矫正。对于jpg直出用户来说可以有一点点增色效果,而想要这个镜头原汁原味的表现,存dng文件就好。
套上徕卡原厂的uv保护镜之后,这个镜头显得有点点胖。。。
和11879比,11673有更宽大的光圈环,还有更凸出的螺口,这一切都藏在金属遮光罩下时并不是什么问题。
为了好看的金属遮光罩,11673还是莫名的牺牲了不少呢。
另外,我不是很喜欢这个黄色的字,如果是黑漆版本的红字就更好啦。
抱歉我遮掉了序列号,这里只是想展示下光圈在F5.6下的效果。徕卡在全线恢复德产之后,光圈不圆的问题已经几乎不存在了。但是11673精益求精的将原本11879的8片光圈叶提高到了11片,这样在F5.6这样的档位,我们也能享受到几乎圆形的bokeh,而不是正多边形。
在购入这枚镜头之前,我已经买入了zeiss的biogon 2.8/28和2.8/35。放在一起对比时,才能够感受到现产LM镜头在做工细节上对ZM镜头的优势。同样是铝合金材质的黑色镀层处理,同样是铝合金材质在边缘的倒角处理。
是的,LM当然做的更好,但是ZM做的也不差。ZM是趁手的好工具,而LM则是趋向完美的工艺品。
两枚35在手,胶片和数码都不愁。
zm的biogon结构相对更适合胶片,11673则交给了数码。
样张
小结:
对11673我无法做出更多评论,而我心中所想的,则是哪天能够捧回一根黑漆版本的35cron,来弥补一个器材党心中的空洞。
这和器材的优劣无关,只是在摸到了精致的徕卡镜头后,徕卡蛆更加的欲壑难填。
apple
黑色才是王道!
平井老哥
买就完事儿了
噗噗噗
买就完事儿了
dpr
漆黑一片,很奢华。
i97980xe
这个价格可以考虑的
loong
3爷不弄个夜神,光圈够用吗
最不喜欢的就是noct系列了